第四百四十章 四库全书父亲的父亲-《回到明初当王爷》


    第(3/3)页

    用尚在襁褓之中的盐场,使得淮安世家老老实实的拿出家族产业做抵押,并甘之如饴的付着利息。

    而朱振只需要动用劳工建设盐场,等于一分钱没出,便坐收源源不断的利息,顺道还解决了淮安百姓的工作问题。

    一千多万两银子本金,月利一分,便是每月十几万两的收益。

    而银行那边儿反馈来的消息也显示,这些世家都是聪慧之辈。

    自然不会为了盐场,一下子将家族的金银抽空。

    这么一大笔花费,势必要贷款的。

    放着信誉绝佳的伯爵府的银行不去贷款,难道要去做民间的高利贷吗?

    要知道那些放贷的狠人,即便是势力强横的家族也不愿意招惹。

    那是一群刀剑上舔血的亡命徒,他们比朱振还不择手段,敢不还钱,保准让你家破人亡。

    憨憨才会这么干。

    —————————————————————————————————郭桓之事事发,朱元璋不知道出于和等原因,并未将其处死,反而依然让他执掌户房的事物。

    但海州他肯定是不能呆了,朱振以为朱元璋的尿性会对海州放置不管。

    谁曾想朱元璋却写信,给自己送上来一位真正的人物。

    信中朱元璋还抱怨,说自己也算是开明之主,为何像是解开和张旭这般的元朝臣子,死活不愿意投靠自己,却愿意在他手底下做事?

    你小子是不是偷偷摸摸的跟元人勾结上了?

    对于朱元璋生闷气,朱振自然不放在心上。

    老子若是想要跟元人跑路,何至于将淮安的精兵强将借给常遇春用?

    要知道这厮现在还在以盱眙精锐打造十万营呢。

    老子哭都找不到地方哭。

    当然,这都不是重点。

    重点是解开。

    解开,元朝进士郎解子元之子,在吉水那是响当当的人物,之前朱元璋命人去求访了数次,都未曾有效果。

    此次出山,乃是看在张旭的面子上。

    此人和其父解子元后人或许并不了解,但是其有个很出色的儿子,叫解缙。

    四库全书的总编。

    这样的大佬出山投奔淮安而来,应天不知道何等风言风语。

    淮安的文武,起初对这位解开还很是反感,但听闻他竟然是张旭老爷子的好友之子,不安的言论立刻停止了。

    这位老夫子虽然嘴里天天喊着要带领大家投靠北元。

    但是其才学和品行一项是为大家信服的。

    嘴里投靠北元怎么了?

    这些年,嘴里喊着投靠北元的人还少吗?

    朱元璋现在脑袋上,还戴着元人的乌纱帽呢。

    咱们高调的喊着投降,可以继续坚定的造反么。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