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因果-《乱世栋梁》


    第(2/3)页

    斐林试剂可分辨麦芽糖和蔗糖,因为麦芽糖和蜂蜜遇到斐林试剂会变成红色,蔗糖却不会。

    在日常生活里,斐林试剂可用来粗略辨别蜂蜜是否造假,因为‘低等级奸商’常给蜂蜜掺售价便宜的白糖(蔗糖)。

    李笠当年学了这招,却发现没什么用,因为熟练的奸商会给蜂蜜掺麦芽糖,骗过斐林试剂。

    现在,他自己琢磨出来土法制备的斐林试剂,主要还是用作小戏法,给儿子们高兴高兴。

    年初,萧勤来访,李笠将这‘法术’的秘密告诉对方,本意只是分享一个“生活小技巧”。

    只是没想到无心插柳柳成荫,南郡王萧大连就这么被老狐狸玩死了。

    从某种意义来说,萧大连之死,袖手旁观的李笠算是帮凶,看着小老虎踩陷阱不提醒。

    但这件事,怪不得别人。

    因为萧大连不知道隐忍,不知道或者不愿意面对一个残酷的事实:没有多杀人真心支持他这个成年人当皇帝。

    幼帝临朝,符合许多权贵的利益。

    这个道理,前年秋末萧大连被挡在建康城之外时,就该想到了。

    可却不吸取教训,此次回京,依旧冲锋在前,试图把鄱阳王从辅政宗王的位置赶走,自己好有所作为。

    朝堂诸公,哪个不是权斗的老狐狸,怎么会看不出萧大连想干什么?

    诸位皇叔,当然不爽鄱阳王辅政,可他们难道就喜欢萧大连取而代之?

    万一哪天小皇帝出意外,最合适的继位人选,可就是萧大连,所以旁人怎么可能积极配合萧大连对鄱阳王发难。

    萧大连和萧范‘斗法’,权贵们最多旁观,不会轻易帮任何一方。

    所以萧大连蠢就蠢在自己冲锋在前,直接发起进攻,和鄱阳王形成了不死不休的局面,自己连个回转的余地都没有。

    而给他底气、导致他冲锋在前的人,却安居幕后。

    这个人,一定是前年劝萧大连收兵回荆州、并做出某些承诺的人,会是谁呢?

    李笠陷入沉思。

    萧大连死了,但建康台城里的权力斗争,只会愈发激烈、愈发血腥,数百年来发生过许多次的场景,肯定会重演。

    这一切,从年幼的皇太孙被扶上御座的那一刻起,就已经注定了。

    那些权贵,明明知道“主少国疑”的隐患,明明知道数百年来,没有一个幼帝能够坐稳御座,还是做出了这样的选择。

    种什么因,得什么果。

    李笠认为,作为成年人,就要为自己的选择而承担所造成的后果。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