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这也是为什么都想要当主任的原因。 不过现在很多年轻实力派大夫也不少,上进心很强,实力也很不错,关键是耐心。 你要找科主任,肯定三言两语几句话打发了,毕竟病人太多。 但是你要找一个不错的主治医师,他病人不多,水平不错,年轻人也耐心,这样一来其实反而效果更好。 所以劝大家也不要盲目找主任。 小病小大夫,疑难杂症再找专家。 …… 陈沧听见刘玉这么一说,估计下午二三十个病人是有的。 一时间陈沧期待起来! 上次诊断清楚那个甲状腺癌的阿姨,直接给陈沧贡献了3000经验。 这样一来,门诊其实就是一个很不错的经验副本。 想到这儿,陈沧还是有点小激动的。 到了现在为止,陈沧也算是搞清楚了系统的核心要素,其实就是自己救人越多,帮助越多的患者,就会获得越丰富的奖励。 说白了,就是自己救人就变强! 回到科里,大夫们也都在干活了,学生们都在坐着。 其实每一个科室都有一个现象,办公室的这些椅子其实就是专门给实习和规培生准备的。 医生忙的屁股不占地,根本没时间坐下。 而学生们很多来了以后,自觉地找个地方装模作样的拿本书在哪儿看。 要不就是光明正大的玩手机。 医生们也懒得管你,毕竟惹人的事儿没人会做,再说了,学习是靠自觉,每人是你爹妈,棍子赶着你学习。 当然了,这只是一部分,很多人还是跑来跑去换药啊、接病人什么,忙忙碌碌。 这个时候,刚好进来一个病人。 看着门口的学生,小心翼翼的问了句:“大夫,那个……我的药怎么还没下来啊?” 那学生看都没看患者一眼,直接熟练地甩出一个“医学生三连”:“不知道,我学生,问大夫。” 嗯,没毛病。 这是大多数学生的操作。 陈沧见状,忍不住摇了摇头,这个时候程欣还是比较积极的,问道:“你是几床,我给你问问。” 其实,大多数时候,很多医学生还是把自己当成一个学生的身份去做。 而不是医生! 真正等他们接触到临床以后才会发现,其实当初实习的时候那些经验真的是无比重要,而且等他们上班了,没人会教给他们了,因为你已经是大夫了。 这种情况只有一个结果,遇见你想要救的病人的时候,无可奈何,恨当初没有多学习一点。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