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chapter04-《雾里青》
            
            
            
                
    第(1/3)页
    看完展,陈清雾去附近的老街逛了逛,拍了些照片。
    临近下午五点,叫司机送她去livehouse。
    休息室里分外吵闹,工作人员进进出出,乐队成员正在化妆。
    孟祁然坐在镜子前面,正被化妆师小姐姐按住下巴夹睫毛,而在他侧后方,坐着一个女孩。
    三月初,春寒不减。那女孩只穿黑色吊带长裙,膝盖上放了件飞行员夹克。
    女孩刷着手机,孟祁然正在和她有一搭没一搭地聊天。
    女孩说:“以前都没发现,你睫毛挺长的。”
    孟祁然说:“睫毛长又不能当饭吃。”
    女孩又说:“孟祁然你看这条微博特逗。”
    孟祁然说:“我这正画眼线呢。”
    “瞅一眼耽误不了你多长时间。”
    孟祁然便睁开眼,女孩将手机屏幕朝向他,他看了一眼,哼笑了一声。
    陈清雾没有第一时间走过去。
    倒是女孩,从镜子里看见她了,起身将自己外套一拿,“孟祁然我先走了。”
    孟祁然漫不经心地“嗯”了一声。
    陈清雾走到镜子前面,正准备将自己在附近买的冰美式递过去,却见桌面上,已经放了一杯没打开的咖啡。
    孟祁然往镜子里瞥了一眼,“给我买的?”
    “嗯。”
    孟祁然伸手,陈清雾将咖啡递给他,“怎么不喝那杯。”
    “热的喝不惯。”孟祁然懒洋洋喝了一口,顺口解释,“是车队的朋友,过来撑场子的。”
    陈清雾微微垂眸,“嗯”了一声。
    孟祁然掀眼看了看镜中的陈清雾,“展怎么样?”
    “一般。展品规格不是很高。”
    陈清雾说着话,拿出手机,点开相机对准孟祁然。
    孟祁然配合,稍稍坐直身体,笑问:“拍了发朋友圈?”
    “阿姨叫我帮忙拍几张。她说给你打视频,你老是说两句就挂。”
    “最近忙,事儿都堆到一起,她在泰国信号又不好,说两句就卡。”孟祁然待陈清雾拍完,又恢复那几分懒散的坐姿。
    陈清雾低头确认了一遍照片,点开微信随手发给了祁阿姨,“渊哥哥不来看演出?”
    “请了的,来不来就不知道了,他的脾气你也知道。”
    工作人员过来催进度。
    陈清雾觉得闷,便说:“你先化妆吧,我出去透下气。”
    孟祁然说:“给你留了前排座位,你等会儿直接让工作人员带你过去。”
    陈清雾出去逛一圈,待演出开始前二十分钟回到现场。
    工作人员递了只纸袋,领她去观众台坐下。
    首排正中位置,视野非常好。
    落座之后,陈清雾打开纸袋看了看,里面是头饰、小号灯牌和荧光棒。
    观众陆陆续续进场,没一会儿,陈清雾看见方才那个在后台陪孟祁然聊天的女孩,从后台通道门走了过来。
    她一路数着座位号,直到陈清雾身旁停下,望了望她座椅后方的数字,“我坐你左手边哎。”
    陈清雾侧腿给她让位,“过得去吗?”
    女孩点头。
    女孩坐下之后,看了看陈清雾拿在手里的灯牌,“这个是哪里领的呀。”
    “工作人员给我的。”
    陈清雾目光扫视一圈,指了指门口处的一位工作人员。
    女孩立即站起身,朝那人挥了挥手臂。
    工作人员看见了,走近几步高声问:“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吗?”
    “周边还有吗?也给我一份吧!”
    片刻,女孩领到了同样的纸袋,高兴地从里面拿出头饰,当下便带上了。
    那头饰是个发箍,中间立着孟祁然的卡通小人形象。
    陈清雾看了看捏在自己手里的同款发箍,面无表情地将其放回了纸袋。
    没等多久,演出开场。
    乐队名字叫量贩霓虹。
    大一那年孟祁然参加校园歌手大赛,得了个一等奖,没多久就有人找上门,说自己是弹吉他的,想组个乐队,请他做主唱。
    后来键盘手、贝斯手和鼓手陆续加入,构成了量贩霓虹的雏形。之后人员更换过两次,到大二下学期,阵容完全确定,大三那年,乐队名气达到顶峰。
    但毕业之后,迫于现实压力,大家都放弃了做全职音乐人的打算,升学、就业、出国……各奔西东,乐队基本等同于名存实亡。
    但孟祁然这人,就偏爱勉强,一己之力推进了所有流程,促成了这次阔别已久的演出。
    确定演出场地,拉赞助,联系票务代理……乃至于帮大家订酒店订机票,大事小事,凡有需要,孟祁然事必躬亲。
    除了乐队,孟祁然还玩很多东西,滑雪、赛车、冲浪……他十二岁那年差点溺水身亡,那之后家里就很宠着他,虽然嘴上念叨,但实际既不用他管家里的生意,也不催他搞自己的事业。
    孟祁然玩这些都绝非玩票性质,每一项都投入了百分百热情与责任。
    他的世界是一座二十四小时不熄灯的城,永远热闹,永远辉煌。
    全场灯光熄灭,黑暗之中,吉他独奏响起,破开寂静。
    “量贩霓虹”的代表作,《North  Harbor》的前奏。
    吉他声减弱,一束灯光亮起,台下顿时尖叫声四起。
    孟祁然穿一件黑色皮质夹克,斜坐于舞台正中的一只高脚凳上,微低着头,灯光照亮轮廓分明的侧脸,以及耳骨上的一排银色耳钉。
    天生适合舞台的人,英俊得极有侵略感和危险性,单单坐在那里一言不发,就能引得无数信徒顶礼,偏偏他自己无情得不愿对观众施与半分垂青。
    陈清雾比谁都更明白,他为什么那样招女孩子喜欢。
    “量贩霓虹”是支很小众的乐队,但过去几年活动下来,也能让三百人的小场子坐得满满当当。
    那欢呼声持续不歇,像掀起一阵海浪,三百人喊出了三万人的气势。
    孟祁然抬手做了一个“嘘”的手势,然而叫声并未止息,反倒震耳欲聋。
    孟祁然像是拿大家没办法似的,笑了一声,抬手压了一下耳返,便就这样合着吉他伴奏与欢呼声,唱出了第一句。
    那嗓音像是有魔法,场子瞬间安静,只荧光棒有序地挥动起来。
    气氛越来越热,到了副歌部分,大家不约而同齐声高唱,音浪几乎掀翻棚顶。
    陈清雾耳膜隐隐震痛,因为女孩离得太近,而她合唱的声音几乎要盖过所有的声响。
    开场曲结束,孟祁然走回椅子上坐下,将麦克风按回到麦架上,又接过工作人员递来的吉他。
    孟祁然的吉他是自学的,弹得不算特别好,但在队里需要的时候,偶尔担个副吉他手的职务也能应付得了。
    拨两下弦,他低头,“这首歌送给陈小姐。”
    微微低沉的声音,经音箱放大,也有四面八方倾覆而来的效果。
    观众呼声四起。
    几乎是乐队的保留节目,每回开场后的第二首歌,都是孟祁然的solo,开场白都一模一样:这首歌送给陈小姐。
    台词一样,歌却是新作的。有人统计过,孟祁然“送给陈小姐”的歌加起来够单独出一张专辑了。
    也因此,“量贩霓虹”歌迷群体内部基本都知道,那个外人看来冷冷淡淡,不爱搭理人的主唱,其实分外深情,曾经还为了这据说是青梅竹马的陈小姐,干过一件招黑的事:
    有人顺着陈小姐的ins找到了她读研究生的学校,蹲点拍摄了照片,孟祁然直接将人挂出来,配文也特别强势——删了,不然法庭见。
    新歌叫《Misty  Miss》,少见的非常清新,像起雾的清晨,沿着沾了露水的小道,独自一人散步。
    孟祁然低头弹唱,基本不曾抬头。
    陈清雾曾经问过他,怎么送歌给我都不看我,他说,紧张啊。
    可那信手弹出来的节奏,以及他放松的声音,分明是带一点漫不经心的游刃有余。
    陈清雾脸上带着笑,神思却有些抽离。
    这首歌快结束的时候,女孩忽然转过头来看了她一眼。那目光没有一丝的挑衅,反而带一点诚挚忧伤的羡慕。
    陈清雾僵了一下,挥动着荧光棒,将目光投向舞台。
    忽觉身旁有动静,陈清雾转头看去。
    竟是孟弗渊正在落座。
    仿佛是刚从办公室赶过来的一身装束,偏正式款式的白色衬衫和黑色长裤,在这样的场合里,正经得格格不入。
    陈清雾稍往孟弗渊的方向偏了偏头,打声招呼,微笑说道:“祁然以为你不会来了。”
    孟弗渊简单交代一句:“开会刚结束。”
    这时,台上的孟祁然倏然抬头,往陈清雾所在的方向看来。
    陈清雾立即露出笑容,冲着他扬了扬手里的灯牌。
    孟弗渊看着陈清雾,面无表情,刻意忽略心口一霎而生的烧灼痛感。
    她手里挥着的那块小小灯牌,蓝色的霓虹光,一个耀眼的“祁”字。
    /
    预定曲目唱完,乐队又安可三次,方才谢幕退场。
    观众陆续离场,陈清雾孟弗渊一道往后台走去。
    到了走廊的明亮灯光里,孟弗渊脚步稍顿,他现在才看清,陈清雾穿黑色上衣和黑色休闲裤,臂弯里则挽着一件咖色风衣。
    他早上送的那件。
    陈清雾和孟弗渊走进休息室,却没见孟祁然的人,说是进洗手间洗脸去了。
    过了一会儿,孟祁然从洗手间出来,一脸水珠,额前垂落几缕打湿的发丝。
    他妆已经卸了,耳骨上张扬的耳钉也都摘了,穿一件宽松的黑色卫衣,便显出几分干净的少年感的帅气。
    孟祁然先同孟弗渊打招呼:“哥。”
    孟弗渊稍稍颔首。
    “怎么样?”孟祁然扬扬下巴。
    孟弗渊一直是“别人家的孩子”,自律、优秀,一路年级第一地进了首等学府,去藤校留学,又归国创业。
    因此孟祁然打小做任何事情,就天然有种想要求得兄长认同的心理。
    孟弗渊严肃但并不严苛,他由来承认孟祁然是另一种意义上的优秀,是他从未涉足过的世界里的佼佼者。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