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晋王微微一笑,折扇轻敲掌心,悠悠道:“这就是我要说的重点了。” “诸位,此事其实大有可为。” 淮北王、康王以及诸葛南闻言,皆是不约而同地看向他,眼中带着一丝探究。 晋王目光微眯,缓缓说道:“萧宁刚刚登基,朝中对他不满的人,绝不在少数。” “文官如何看待他?” “士子如何看待他?” 他嘴角微微扬起,露出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即便他当上了皇帝,但世人对他的印象,仍然停留在那位纨绔王爷身上。” 康王一愣,旋即点头:“的确,萧宁过去的行径,早已在士林中留下了污名。朝堂上许多清流派的人,至今仍旧认为他登基是个笑话。” “就算他肃清了朝堂,但人心……却不是那么容易收服的。” 晋王折扇轻摇,笑意更浓:“不错。而现在,我们恰好可以利用这点,给他添上一把火。” 淮北王眼神微微一闪,沉声道:“你的意思是?” 晋王微微一笑,语气不疾不徐:“割让一州,这是国耻。” “若是我们大肆散布消息,让整个洛陵城都知道,萧宁才登基一个月,就要输掉一州,你们说,读书人会作何反应?” 他轻轻敲了敲书案,语调悠然:“他们会骂他!骂他无能!骂他不配为君!” “甚至,整个大尧的士林、清流,都会因此而对他口诛笔伐!” “一个无法守土的皇帝,一个刚登基便要割地赔款的君王,会被整个天下的读书人唾弃!” 此言一出,康王顿时眼前一亮,猛地拍了一下书案:“妙计!” “我等本以为,要想让萧宁陷入困境,还需许多布置,但如今看来,他自己便给我们送来了一个绝佳的机会!” 淮北王眯起眼睛,陷入沉思,片刻后,他嘴角微微上扬,缓缓道:“此计……确实可行。” 他抬头看向晋王,缓缓说道:“既然如此,那就动手吧。” 晋王拱手一笑:“王兄放心,此事交给我。” “不过……还需借助王兄的力量。” 淮北王目光一动,问道:“你想怎么做?” 晋王微微一笑,缓缓说道:“此事要想办得漂亮,不能只靠我们自己。” “我们要利用整个士林!” 他眸中闪烁着精光:“士子们骂萧宁,我们不需要去指使,他们会自己骂。” “我们要做的,不过是给他们提供一个发声的机会。” 康王立刻反应过来,兴奋道:“你的意思是……借助书院?” 晋王轻轻点头:“不错。” “洛陵城的四大学府,其中苍龙书院与东山书院,皆有大量士子,他们最看重的,便是君王的气节与国家的荣耀。” “而这次秦玉京三剑之约,直接牵扯到一州之地,最容易激起他们的愤慨。” “我们只需让人稍加引导,洛陵城的书生们自然会群起而攻之!” “到时候,萧宁再想维稳,就绝非易事!” 康王大笑:“妙啊!” “如果书生们闹起来,朝堂上的清流派,必然会借势发难!” “再加上各地的儒学宗师、大家若是出声弹劾……啧啧,这萧宁,怕是还没割地,就要先被天下唾骂了!” 淮北王沉思片刻,缓缓点头:“好,那就按照此计行事。” 他看向诸葛南,沉声道:“军师,此事具体该如何执行?” 诸葛南微微一笑,缓缓说道:“此事无需太过刻意,只需让一些人‘不经意’地提及萧宁将割让一州之事,便可让流言迅速扩散。” “尤其是书院、茶楼、酒肆这些地方,乃是流言最易传播之所,我们可着重安排。” “此外,我们还可让人暗中联系一些清流派的大儒,激起他们的愤怒,让他们主动站出来,指责萧宁。” “至于朝堂上的动向……” 他顿了顿,眸中闪过一丝冷芒:“只需等待风波扩大,必然会有人主动跳出来。” 淮北王闻言,轻轻颔首,眸中透着一抹精光:“好,立即安排下去。” 他转头看向晋王与康王,缓缓说道:“此事既然由你们提议,便由你们负责具体执行。” 晋王微微一笑,拱手道:“王兄放心,包在我身上。” 康王冷笑道:“我要亲自去安排,确保此事闹得沸沸扬扬。” 淮北王点头:“好。” 书房之内,气氛逐渐变得冰冷而阴沉,唯有烛火微微跳动,映照着众人脸上的笑意。 此刻,他们似乎已经看到了萧宁在风暴之中的困境,看到了整个洛陵城,甚至整个大尧的士子群起而攻之的画面。 他们的目光,逐渐变得冷漠而锋利,仿佛已经握住了削弱萧宁的最好机会。 夜幕低垂,洛陵城外的一座幽静府邸内,一片青瓦白墙,隐匿在竹林之中。 这里并非繁华的皇城腹地,而是远离喧嚣的汝南王府。 府中一座凉亭内,夜风轻拂,竹影婆娑。 亭中,一盏铜炉之上,正煮着清冽的汝南梅花酒,热气氤氲,缕缕酒香随着夜风四散开来。 汝南王萧策端坐在石桌旁,身穿一袭素色长袍,神情淡然,一双修长的手指轻轻拨动着炉火,目光却始终未曾离开眼前那壶温酒。 他的模样从容而悠闲,仿佛世间一切风云,都与他无关。 然而,谁都知道,这位汝南王——五王之中最为神秘的存在,绝非简单之人。 亭外,一抹纤细的身影缓步走入。 那是一位身穿墨色纱裙的女子,她身形婀娜,气质冷冽,黑色的长发随意挽起,一双清冷的眸子犹如夜空中的寒星。 她正是汝南王的贴身侍女兼心腹——墨染。 此刻,她手中正捏着一封信,信封之上,还沾染着未干的蜡封印记,显然是刚刚送到。 她走至凉亭中,微微欠身,声音清冷:“王爷,淮北王那边,有动向了。” 萧策并未急于接信,只是淡淡地吹了吹酒气,缓缓将炉火调小,任由梅花酒在铜炉之中翻滚,酒香更加浓郁。 “哦?” 他轻描淡写地应了一声,眼中似有几分淡淡的笑意:“他终于忍不住了?” 墨染微微皱眉,将手中的密信轻轻放在石桌上,略带不解地道: “属下尚未拆封,但既然淮北王开始动作,想必定是趁着秦玉京即将入京之机,在谋划什么。” 汝南王终于抬起头,随意扫了一眼信封,嘴角微微一勾。 他没有急于拆开信件,而是拿起茶盏,轻轻抿了一口,任由温润的茶香在舌尖缓缓化开。 “意料之中。”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