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他究竟想要传递什么?为何每一个音符,都能直击人心?” 紫烟绕轻轻合上折扇,目光微微一动,竟有些不敢再直视萧宁。 她的心中浮现出一个荒唐的念头:若这首曲子真是由十二平均律创作,那么这套理论,便不再只是音律的创新,而是一场对人心的革命。 站在紫烟绕身旁的银月华低垂着眼帘。 她的手指轻轻摩挲着衣袖,仿佛想要从那柔软的布料中寻找到一丝安慰。 “如此深沉的情感……”她的嘴角微微颤动,低声自语,“这是我从未感受过的旋律。” 那笛声中仿佛承载了千年的沧桑,将她内心深处的柔软一寸寸撕开。 她的目光轻轻扫过萧宁,心中却涌起了一丝难以言喻的敬佩:“这样的人,怎能仅用‘天才’二字形容?” 霞光媚站在一旁,脸上的笑容早已消失。 她双手交叠,目光微微闪动,似乎在极力掩饰内心的震动。 “他竟能将忧伤与希望融合得如此完美……”她的呼吸微微急促,心中暗自惊叹。 “这首曲子,不止是技巧的巅峰,更是情感的极致表达。” 幽兰泠则双手抱臂,嘴角的笑意消失无踪,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少有的认真。 “好一首《烟花易冷》……”她轻轻叹道,声音中透着几分自嘲。 “这旋律……我竟无力反驳。” 台下的观众早已完全被这首曲子征服。 那些贵族们虽平日里对音律研究不深,但此刻却一个个脸色肃然,仿佛经历了一场洗礼。 “这首曲子……”一位身穿锦袍的中年贵族缓缓站起,声音中满是敬意。 “仿佛在诉说人间的悲欢离合。” 他的随从低头应和:“是啊,十二平均律竟能演绎出这样的旋律,实在令人震撼。” 远处的几位外邦使者也目不转睛地盯着舞台上的萧宁。 其中一人低声说道:“我们曾以为,音律不过是华丽的装饰。” “但此刻,我才明白,音律的力量,竟然可以如此深刻。” 一旁的年轻使者点点头,神情中带着深深的感慨:“这一曲《烟花易冷》,不仅仅是艺术,更是对人心的触动。” 学者们的反应更为强烈。 他们一个个眉头紧锁,目光中既有震撼,又有深深的思索。 “音律与数学的结合……竟然能够产生如此效果。”一位年迈的学者轻轻捋了捋胡须,声音中满是感慨。 “这已经超越了我们对音律的传统认知。” “是的,”旁边的中年学者点头附和,“若十二平均律真的能够普及,它将彻底改变音律界的格局。” 一位年轻学者的目光中闪烁着激动的光芒,他低声说道:“这首曲子,将成为音律史上的里程碑。” 舞台上的灯光柔和而明亮。 紫烟绕静静站立,她的目光仍然停留在萧宁的身上。 那一抹平静的背影,让她感到陌生却又不可抗拒。 “他究竟是什么样的人?”紫烟绕心中暗自问道。 她回忆起萧宁先前的每一句话。 “十二平均律……”她轻声重复着这个词,语气中多了一丝敬佩。 “他不仅仅是一个音律天才,他还是一个能用音律解读人心的人。” 她的心中忽然生出一种奇妙的情感。 那是敬佩与好奇交织的复杂情绪。 她不禁低下头,轻轻叹息:“若能与这样的人并肩同行,或许才是对音律的真正追求。” 舞台一侧的季绝音,依旧保持着先前的姿势。 他的目光深深地凝视着萧宁,眼神中透着一种难以言喻的复杂情感。 “烟花易冷……”他低声重复着这四个字,声音中带着几分颤抖。 他从未想过,有人能够将情感与音律结合得如此完美。 他更不曾想到,十二平均律,竟然能够打破黄钟之律的束缚,演绎出如此震撼人心的曲子。 “如果这真是十二平均律的力量……”他的喉结微微滚动,目光中多了一丝敬佩。 “那么,面具公子,便是音律界无可争议的王者。” 季绝音的手微微攥紧,眼神中闪过一抹深深的叹服。 “若这便是音律的未来……”他深吸一口气,缓缓闭上双眼。 “我,甘愿为之让路。” 夜风轻拂,柳枝低垂。 湖面上的波光微微摇曳,仿佛为这场音乐的盛宴轻轻鼓掌。 笛声的余韵终于完全消散。 台下的观众如梦初醒。 短暂的静默之后,全场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那掌声如潮水般涌动,仿佛要将整个胭脂湖淹没。 “面具公子!” “此曲一出,足以名垂千古!” 人群中爆发出激动的欢呼声,许多人甚至情不自禁地站起身,用力鼓掌。 紫烟绕轻轻扬起折扇,掩住嘴角的微笑。 她的目光中透着深深的敬佩:“他,已经超越了所有人。” 季绝音低下头,缓缓向萧宁鞠了一躬。 他的声音低沉而坚定:“季某,心服口服。” 夜色静谧,笛声的余韵似乎还在空气中回荡。 紫烟绕静静地站在舞台一侧,目光锁定在萧宁的身上。 她轻轻扬起折扇,掩住嘴角那抹若有若无的笑意,缓缓走上前。 “面具公子,这首《烟花易冷》,实在是绝妙之作。”她声音柔和,带着一丝由衷的敬佩。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