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这个人……能否再次超越我的想象?” 秋风缓缓,胭脂湖畔的水波在阳光下荡漾出点点金光,宛若一幅流动的画卷。 岸边柳枝摇曳,清风挽起几片飘零的黄叶,打着旋儿落入湖中,惊起几只水鸟飞向远方。 圆台之上,参赛者们纷纷搁笔。 磬音已经落定,一炷香的时间转瞬而逝。 随着白霁雪宣布时间到,台上五人皆停下书写,低头审视自己的文章,或若有所思,或暗自叹息。 一旁的大儒评审们目光炯炯,似已做好准备,而台下的观众席中,窃窃私语声此起彼伏,气氛愈发紧张。 “最后一关,写的可是治国平天下的大文章啊。” “是啊,这可不是一般的诗文能比得了的,得有真正的学识和格局才行。” “不过,这一次谁能夺魁,倒还真难说。柳山居和徐白眉毕竟是文坛翘楚,之前虽然表现平平,但他们的文章功底还是毋庸置疑的。” 众人议论间,台上的白霁雪走上前一步,手持玉简,目光如水般扫过台上的五位参赛者。 她的声音依然清冷,却带着一种不可忽视的威严:“时间已到,请诸位依次登台,朗读你们的文章。” 她顿了顿,轻轻抬手,目光落在柳山居身上:“柳先生,您先来。” 柳山居闻言,略微颔首,缓缓起身。 他一身青袍,神情端庄而从容,缓步走向圆台中央。 他的步伐虽稳,却无法掩饰眼底那一抹藏不住的紧张。 作为一名成名已久的大儒,他深知,这一关比试的难度,远非寻常文会可比。 写家国蓝图,不仅要有深厚的学识,更需要广阔的格局与独到的见解。 站定后,柳山居略作停顿,随即展开手中卷轴。 他的声音低沉,却带着一股沉稳的气韵:“家国之兴,首在民生。唯有国泰民安,百姓丰衣足食,方能奠定长久的根基。” “百姓之生,以农耕为本,以商贸为辅,以教化为长久之计。朝廷之治,当以清廉为宗,明法度而行,举贤能而用。” “以仁治民,以礼治天下,则四方可无战乱,百姓可无饥寒。” 他的声音平稳,字句铿锵有力,台下的观众听得连连点头。 “不错,还是柳山居懂治国之道,讲得很有道理。” “是啊,听着这些话,倒有一种井然有序的安定感。” 然而,佳丽席上的洛青霜,却未显露出任何赞许之色。 她的目光平淡,眼神中带着一丝淡淡的失望。 她缓缓抬手,理了理耳边的发丝,低声自语:“他不过是在重复老生常谈的教条罢了。” 站在她身后的青衣弟子显然也察觉到了师尊的失望,忍不住低声问道:“师尊,柳山居的文章……如何?” 洛青霜微微摇头,冷淡地说道:“他的话虽有理,却全是旁人言语的拼凑。缺少灵魂,也没有自己的独到见解。” 青衣弟子听罢,不敢多言,心中却暗自叹息。 柳山居念完之后,台下的观众掌声零星,显然也未被这篇文章完全折服。 一位年长的大儒轻轻抚须,目光深邃,低声点评道:“文章虽通达,但缺少个性,未免落了窠臼。” 另一位评审也点头赞同:“他确实讲清了治国的基本要义,但这样的内容,未免太过平淡,难以脱颖而出。” 柳山居显然也听到了这些议论声,脸色微微一沉,却仍旧保持着表面的平静。 他轻轻鞠了一躬,缓步退回到座位。 柳山居退场后,台下的议论声渐渐响起。 “柳山居的文章虽然稳重,但确实没什么惊艳之处。” “是啊,他的才情虽然在诗词上表现不俗,但这样的比试,显然不是他的强项。” “接下来就是徐白眉了吧?他一直以儒雅与学识见长,或许能更胜一筹。” 一旁的白霁雪静静听着这些议论,眼中掠过一丝若有所思的光芒。 她低头扫了一眼手中的名单,轻声开口:“徐白眉,请上台。” 徐白眉缓缓起身,神态从容,步履优雅地走向圆台中央。 他与柳山居不同,他的身上没有过多的紧张感,更多的是一种从容不迫的自信。 站定后,他展开手中的卷轴,清朗的声音传遍四周:“家国之治,需以教化为本。” “百姓以仁义为则,士子以忠信为心,官吏以贤能为用,则天下可定,四方可安。” “然,教化之道,不在朝堂,而在民间。” “唯有使百姓知礼义而明荣辱,知敬畏而明法度,方能使天下一心,长治久安。” 他的声音不疾不徐,文章的内容也显得条理清晰。 台下的观众听罢,纷纷点头赞许。 “徐白眉果然不愧是儒雅的代表,他的文章确实讲到了治国的根本。” “是啊,这种教化民心的论述,确实是治国的大计。” 然而,佳丽席上的洛青霜,眉头却再次微微皱起。 她的目光透过人群,静静注视着台上的徐白眉,语气中带着一丝冷意:“虽有立意,却终究还是陈词滥调。” 她缓缓闭上双眼,语气低沉而清冷:“他的文章,缺少了家国蓝图应有的高度与胸襟。” 青衣弟子轻轻抬头,看了看师尊微皱的眉头,心中不由得涌上一阵无奈。 “难道今日,连徐白眉都无法让师尊满意吗?”他在心中暗问。 徐白眉念完文章后,台下再次响起掌声。 但这掌声中,更多的是礼节性的认可,而非真正的激动与折服。 白霁雪的目光扫过台上的徐白眉,心中也生出几分遗憾。 “他的文章,虽有理,却不够新。”她在心中暗想。 徐白眉退场后,白霁雪再次开口,邀请下一位参赛者登台。 然而,无论后续几人的表现如何,洛青霜始终没有再显露出一丝兴趣。 她的目光时而扫向圆台,时而低头沉思,仿佛已经对这场比试失去了耐心。 佳丽席间,气氛渐渐变得沉寂而压抑。 每个人的心中,都在期待着下一位参赛者,能够打破这种平淡的局面。 洛青霜的目光依然清冷,似乎对眼前的一切早已失去了兴趣。 然而,她的目光偶尔会扫向一个方向——面具公子。 他依旧安静地站在一侧,未曾显露出任何情绪波动。 洛青霜的眼中浮现出一抹淡淡的期待,虽然她的表情依然平静,但她心中隐隐 生出了一丝好奇。 “这个人……能否打破今日的平庸?” 一旁的白霁雪同样将目光投向了萧宁。 她的眼神中带着几分复杂,既有期待,也有一丝难以察觉的紧张。 “面具公子,你能否再次为这场比试带来惊艳?”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