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如此人物,若非经历过大风大浪,又怎会写得出这般深沉的字句?” 卫清挽听到他的话,目光微微一凝,心中那股异样的感觉愈发强烈。 她忍不住再次打量起萧宁(悔报)的背影,眼中透出几分探究与思索。 然而,她心中依旧没有将这位“悔报”与自己的前夫萧宁联系起来。 “悔报”的从容不迫与深厚的文采,完全不同于她记忆中那个吊儿郎当、不通文采的纨绔。 她微微摇了摇头,将心中那种荒谬的猜测压了下去。 或许……这不过是自己的错觉罢了。 她低垂着眼帘,不再去看萧宁的背影。 然而,内心深处,那种若有若无的疑惑,却始终未曾消散。 而此时,广场中央的评判席上,几名书法名家正低声交谈着。 他们都是镇中颇有声望的文士学者,每日都会在广场上对参与比试者的书法作品进行点评与评判。 其中一名年长的老者仔细端详着萧宁的字迹,抚着胡须,目光中流露出几分惊艳之色。 “这字……字中蕴含的情感极其深沉,笔锋中更透出一股无尽的怅然与悲凉。” “如此深厚的书法造诣,恐怕即便是我们这些老骨头,也难以望其项背啊。” 另一名中年文士也连连点头,赞叹道:“不错,这位公子的字,无论是笔锋还是构图,都达到了极高的境界。” “若不亲眼所见,真不敢相信这竟然是出自一位年轻公子之手。” “今日这一局,看来是无人能敌了。” 他们的声音虽低,却足以让周围的人听得清清楚楚。 听到评判席上的这些话,围观的人群顿时哗然一片。 “真的有这么厉害?” “听几位老先生的语气,似乎这位公子的字已经超出了他们的预料啊!” “这么说来,今日的免单得主,已经有了结果?” 人群中议论纷纷,目光纷纷集中在广场中央的萧宁身上。 徐成义脸色微微一变,紧紧攥住了手中的毛笔,眼中闪过一丝不甘之色。 他深吸一口气,勉强镇定下来,迈步走到书案前,目光直视萧宁,语气中透着几分试探与挑衅:“这位公子,方才所书之字确实令人钦佩。” “不过,在下不才,愿再献上一幅字与公子切磋。” 他的语气虽谦逊有礼,眼中却 透出几分不服输的斗志。 他深知,自己的字虽比不上眼前这位公子,但毕竟自己是神川书法名家之后,若是就此认输,不仅有损名声,更会让父亲徐之谦蒙羞。 萧宁微微一笑,淡淡地看了他一眼,点头道:“徐公子请。” 他将手中的毛笔轻轻放回笔架,抬头看向评判席上的几名老者,目光中透出几分从容不迫的神色。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