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四章 一诺一生的电影剧本-《我成了富一代》


    第(3/3)页

    叶风等人听完容氏兄弟讲完,再见到偏厅的钟信时,发现他已经很老很老了,背变得弯折,七十年代,被关水牢落下的脚疾和风湿,让他走路也变得吃力。

    “那就拍!!”

    叶风斩金截铁地说。

    钟信老人虽然不识字,但他用一生的行动向世人证明。

    什么叫诺言。

    堪称现代版的“关云长”。

    ……

    回到蓉城,叶风立刻发动关系。

    找到卫国组织楣山的民间机构展开关怀抗战老兵的公益行动。

    以机构官方的名义,核实钟信老人曾经参加抗战,并颁发证书。

    当年几十万川军出川抗战,活下来的,都应该让历史记住,这是英雄。

    楣山义工联的志愿者上门来核实时,当问及老人还有什么心愿时,老人突然顿在那里,泪水慢慢涨满了眼窝,然后说,“我想回家。”

    老人还有14岁以前,在老家放牛的记忆。

    在叶风的帮助下,通过公安系统及政府的努力,仅仅一天时间,就找到了老人的侄子。遗憾的是,他的两个弟弟,一个在去年,一个在前年,先后去世。

    2月底,春节刚过,在志愿者们的帮助下,老人钟信在离家60年后,终于踏上了返乡路。60年,从放牛少年到耄耋老翁,从异乡川西到故乡川东的双庆彭水,500多公里路,他居然走了一生。

    老人钟信回到家乡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去父母的坟前祭拜。被抓壮丁那年,他只有14岁,还是一个孩子。

    本来,他可以在1949,或者在1957,或者在1966,或者在1987,在无数个时间节点,他都可以找到理由回到自己的家乡,但是,他却没有,他甚至都没有开口提过。直到他的长官走了,长官托付他的太太也走了,两个孩子的孩子都长大成人,他才在别人主动询问时,弱弱地说出深埋于心的念头。

    回到家乡3个月后,75岁的老人钟信与世长辞。

    ……

    但是李平和胡松在行动,在钟信故事的基础上,不断加工,最终形成一个两岸合拍的电影剧本。

    投资方,就是统一企业和广源饮品以及桃园兄弟传媒。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