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陛下,不可,耶律大石已经壮大起来,再给下去,就是另一个夏国了。” “你回他信便是,就说朕给他。” 看见皇帝脸上挂着淡淡的笑容,徐处仁立刻就知道皇帝就说说而已。 “陛下乃是天子,君无戏言,若到时候不给,怕是会被人耻笑。” “是大宋的百姓重要,还是朕的面子重要?” 面子这东西,赵桓还是要的,但骗他耶律大石就算是没面子了,那皇帝的自尊心也太强了。 赵桓决定,答应耶律大石一切要求,但就是不兑现,先拖他个半年,半年后,等粮食问题缓解了,就以想念妹夫为理由,让他耶律大石来京师。 他要是不来,就是抗旨不遵,抗旨不遵,还留着做什么。 这六年来,多亏了他耶律大石把金国死死牵制住。 现在大宋兵强马壮,最新一代的火器在今年年底就开始全线生产,明年燕云战区和西北战区将各自投入一万人的火器营。 而且灭夏之后,赵桓在西北还得到了不少好马,若是明年完颜晟要打仗,赵桓完全有底气和金国大军正面硬抗。 管他是完颜宗望还是完颜金兀术。 这种能用武力解决的时候,赵桓向来就不喜欢讲道理。 拳头就是最大的道理! 徐处仁一时间被皇帝问得说不出话来了。 民为贵,君为轻,自然是百姓更重要。 赵桓突然道:“没事去找种相公喝喝茶,他年事已高,又有病在身。” 徐处仁立刻意会过来:“是,陛下放心!” 现在最头疼的还是西北的问题。 吞并了夏国之后的后遗症也不是一时半会儿就能缓过来的,这样的问题也正常,但也得想办法解决。 目前能解决这问题的,还是只有种师道了。 赵桓心中有些担忧,种师道毕竟已经古稀之年,在朝为官尚可,去边塞,怕是坚持不了多久。 宗泽也老了,他现在缺的是正值壮年的元帅! 徐处仁从延福宫离开后,便跑到了军督府找种师道喝茶,将心中的担忧也说了出来。 第二日,种师道便去找赵桓,请愿到西北。 赵桓坚决否定了他的请求,但种师道坚决自己的请求,最后皇帝被迫无奈,颁布了调令。 元帅亲自去西北坐镇,但西南依然是张浚在经略。 他昨日刚刚拜见完越王赵子崧和魏王赵叔向,并且各自调集了一万兵马,今日护送赵子崧和赵叔向前往各自的封土。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