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9 红枪会-《隋唐大猛士》


    第(2/3)页

    基本上,年满十四岁到五十五岁以下的健壮男子,都编入民兵之中,甚至有的庄子里还特编了一些健壮女子组成的女民兵。

    而这些民兵,平时都有训练,每年还会有一两次为期半个月左右的集训。

    每个民兵点选登记之后,都会安排一项适合他们的武器。

    然后从此便专练这一种。

    比如有的人会练长矛,有的人练长枪,有的人练大刀,有的人练刀牌,有的人练长柄斧,还有人练骑马的。

    也正因此,辽东民兵中还有几个兵种总队。

    比如弓箭手们便有一个弓箭社,甚至前面还加了忠义二字,全称忠义弓箭社,所有的辽东民兵弓箭手,都是归他们管。

    而练长枪的,归红枪会管。

    练长柄斧的,归斧头帮。练大刀的,归大刀队,练刀牌的归小刀会。

    还有马帮。

    忠义弓箭社、红枪会、大刀队、小刀会、斧头帮、马帮。

    河边的庄子和海边的港口,还有专门的船帮,他们是民兵水师。

    这样的分组,其实也是有助于加强民兵的战斗力,毕竟若只是练个长矛木枪的,肯定战力一般,可现在有练箭的练枪的练刀的练斧头练骑术的,不仅仅能加强民兵战力,甚至也是藏兵于民的一种战略。

    这些民兵,就是为战兵部队培养的后备人员。

    屯子里,也一样分成了各个队。

    担任队长的,一般也就是屯子里的府兵或郡兵、乡兵里的那些专业士兵,比如带红枪会的,肯定是个长矛手。

    带大刀队的,肯定是陌刀手或朴刀手。

    带斧头帮的,肯定是长柄战斧兵出身。

    而带马帮的,肯定是骑兵。

    王杰负责记录名册,还要把其中表现好的民兵登记起来,定期向上面汇报。一旦上面需要补充相应的兵种,那便会优先从这些民兵各兵种中点选这些优秀者。

    一个屯子几百人口,民兵队足有百人。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