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当科学成为神话-《基金会大游戏》


    第(2/3)页

    黑金:“……你们的要求真是清新脱俗。”

    就没见过这种完全放弃读者感官满脑子只剩自嗨的官方。

    但……科幻神话?

    关理甚至更进一步地给出了具体的意象聚合:“幽暗、巨物、密集,原初的恐惧,不需要理解,只需要被吸引。”

    画卷就在你眼前展开,史诗就在你眼前奔腾而过,丝毫不顾忌作为读者的你的感受。

    你试图去理解这故事。

    你又怎么能理解呢?

    那是神的故事,是仰望终生才得见一霎的光辉,看起来比一万道闪电横贯夜空还要耀眼。

    都说科学幻想是写作意义是教化,是映射未来。

    而神话的写作意义是什么?

    不为什么。

    它只是壮美而已。

    “让十架加农炮轰鸣,再将它们从空气和听觉中移除,只留下中间九个拥挤的沉默。随后,让这些都变成心跳,感受充满身体的神秘。在静止的中心,放上一条蛇蜕下的干燥的皮。”

    我们无法理解,我们不知道编造神话之人的想法。

    那些在自然伟力下颤抖的人类先祖,是怀着怎样的心情,将它们奉为神明?

    艺术的最大意义就在于没有意义。

    画面的完美表达就是什么都没有表达。

    若要将此刻的想法融入未知存在的笔触……

    这TM还是不会画啊!

    而且他只是一个插画师而已!

    为什么要给他出这种哲学意义上难题啊!

    黑金开始深刻地检讨自己——

    为什么要出来接活?为什么要选择神意?为什么要答应条件?

    找几个人傻钱多的外行糊弄糊弄不就行了吗?

    这个世道上傻子还是很多的。

    以他的水准,只要愿意下水,赚钱轻而易举。

    可是不行啊。

    如果愿意放低自己的要求,利用名气来绘制纯商业作品……

    黑金也不至于混到这个地步。

    他因古典志怪系列《山海》而年少成名,又默默无闻地在西方宗教题材上死磕了数年。

    ——可能就像家里人评价的一样:一开始就跟主流风格背道而驰。

    于作画者而言,寻找适合自身画风与喜好的题材,也是一件需要运气的事。

    克苏鲁会是他的下一个高光领域吗?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