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各位,在上菜之前,我先给你们讲讲,这道瑶族鲊肉,到底牛在什么地方。” 陈品抿了口茶,润了润嗓子。 “前面我们说到,‘鲊’这种技艺,从汉代就有了。但瑶族鲊肉,把它玩出了自己的花样,它的灵魂,在于一样东西——炒鲊粉。” “把本地的油粘米,放进烧柴火的铁锅里,不用油,就这么干炒。” “一炒,就是五个小时。” 直播间里,一片倒吸凉气的声音。 【五个小时?!炒米饭?这是什么酷刑?】 【我家楼下饭店炒个扬州炒饭五分钟,老板都嫌慢……】 【这得是多大的耐心啊!我愿称之为“功夫米”!】 陈品继续解释: “五个小时的慢火翻炒,会让米粒从白色,变成金黄,再到焦黑发亮。这个过程,火候全凭经验,差一分则不香,过一分则尽是苦味。” “炒好的焦米,再用石磨磨成粉。这,就是-粉。” 【喂,凡人!】 小馋猫的声音在脑海里响起,带着浓浓的鄙夷。 【把好好的米炒成碳?这是什么野蛮又浪费的烹饪方式?本神闻到了贫穷和无奈的味道。你最好祈祷它真的有什么神奇之处!】 陈品无视了她的吐槽。 “我知道,你们肯定会想,这不就是把米炒糊了吗?能好吃?” “这,就是这道菜最科学,也最智慧的地方。” 他伸出一根手指。 “第一,创造无氧环境。这些高度碳化的米粉,质地细密,把猪肉块包裹起来之后,能最大限度地隔绝空气,让那些需要氧气才能存活的腐败菌,直接死在起跑线上。” “第二,提供独特的风味物质。米粒在长时间的高温下,会发生‘美拉德反应’和‘焦糖化反应’,产生极其复杂的香气。这种香气,会随着时间,慢慢渗透到猪肉里。” “第三,也是最关键的一步,开启‘发酵’的魔法。” 陈品的声音变得有些兴奋。 “盐,让肉脱水。鲊粉,隔绝空气。接下来,就是‘乳酸菌’这些厌氧菌的主场了。它们会分解肉里的蛋白质和糖分,产生大量的乳酸。这不仅让肉的风味变得酸香醇厚,更形成了一个天然的酸性环境,进一步抑制了其他杂菌的生长。” “所以,瑶族鲊肉,根本不是你们想的‘臭了’‘腐烂了’。” “它,是一场在陶罐里进行的,精准的、可控的生物化学实验。” “所谓的‘熟而食之’,就是肉里的蛋白质被微生物产生的酶,分解成了更容易被吸收的氨基酸。这,也是鲜美味道的来源。” 一番话,说得整个直播间鸦雀无声。 弹幕在停滞了几秒后,以一种井喷的姿态爆发了。 【卧槽!我人傻了!我以为我在看美食直播,结果是中科院的科普讲座!】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原来我们老祖宗早就把生物化学玩明白了!】 【美拉德反应、乳酸菌发酵……品哥,你大学不会是食品科学专业的吧?】 【这已经不是玄学了,这是科学!是智慧!】 【所以,腌制三年,就是让这场‘实验’进行得更彻底,风味物质积累得更多?】 “完全正确。” 陈品赞许道, “在瑶族,有‘瑶不离鲊’的说法。这道菜,是他们适应大山环境的生存智慧,是招待贵客的最高礼遇,更是刻在血脉里的乡愁。” 【哼!说得天花乱坠。】 小馋猫又忍不住了。 【不就是利用低等微生物分解能量嘛……手段粗糙了点,但原理勉强说得过去。不过,凡人,生吃猪肉?你确定你的消化系统,能承受这种原始的能量冲击?】 “能不能,尝了才知道。” 陈品在心里回了一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