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刘璟轻轻咳嗽一声,压低了声音说道:“臣有一言,不知当讲还是不当讲?” 朱樉无奈道:“那我要是说不当讲呢?” 刘璟笑道:“古人云忠言逆耳,既然大王不愿意听,那臣更应该面陈大王,尽忠职守才是为臣之道。” 说到这里,刘璟一脸正色道:“不瞒大王,臣观其二人的面相,皆是心术不正之人,一生注定难成大器。” “大王终日与小人为伍,难免会受天下人的耻笑。” 刘璟的小心思被朱樉一眼就看穿了,大明朝的读书人,尤其是江南地区的士人,他们之中有不少都是传承了数百年的世家大族,除外还有世代为官的官宦之家。 他们目空一切,甚至敢藐视皇权。 就连同为读书人的北方士人都是他们鄙视的对象。 朱樉心想:“唐末因为黄巢起义,灭绝了五姓七望的士族门阀。才让天下寒门有了出头之日,我是不是该学学老朱同志给江南的士人送上一个阖家团圆的大礼包呢? 看到秦王托着下巴,半天不说话正在发呆。刘璟有些心急了,他问道:“大王,大王……大王沉默不语,是臣说的有什么不对吗?” 朱樉轻声一笑,“没什么,你说的很对。” 听到这话,刘璟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 刘璟心想:“看来传闻有假,秦王这个人还是很听劝的。” 只见朱樉背着手,面带微笑的念起了诗。 “华轩绣毂皆销散,甲第朱门无一半。” “含元殿上狐兔行,花萼楼前荆棘满。” “昔时繁盛皆埋没,举目凄凉无故目。” 朱樉一边念着,一边摇头晃脑。 结果朱樉的下一句话,差点没让刘璟吓的魂飞魄散。 “内库烧成锦绣灰,天街踏尽公卿骨!” 别看秦王的脸上笑意吟吟,一句天街踏尽公卿骨把刘璟听的手脚冰凉,遍体生寒如堕冰窖一般。 他的脑海中只有一个画面,光启二年,黄巢带兵杀入长安,大唐三品以上的官员全部处死,家眷和族人一律诛杀,史书记载黄巢尤憎官吏,在长安焚市肆,杀人满街,纵杀八万人。 时年,大唐的京城长安,遍地都是公卿、官员、士人还有百姓的尸骨。 可以说黄巢毁灭的不仅是大唐留在世间的最后一抹余辉,还有在中原大地上传承了上千年的门阀制度。 第(2/3)页